来源:北京邮政工会 | 时间:2025-01-10 |
“小唐,有一封你的感谢信。”
“啊?一般服务的都是北京的用户,怎么会有从山西寄来的感谢信?”
仔细查看信件内容后唐文方的疑惑烟消云散,脸上挂满幸福的笑容。感谢信为何从山西寄来?什么样的温情服务让受助人感动之余用手写出满满两页纸的感谢话语?
无私帮助 传递“邮”爱
事情还要从一个多月前的一次偶遇说起。那时,海淀区魏公村营业部揽投员唐文方像往常一样,在中央民族大学邮政快递驿站整理包裹上架。他看到一位中年男子神色焦急地在驿站找寻物品,便上前询问。
“您好,请问您需要帮助吗?”
“对对,我前段时间寄给女儿一个包裹,她说一直没有收到,那个包裹很重要,物品比较贵重,所以我从山西赶过来希望能尽快找到。”由于包裹是交由其他快递公司邮寄的,所以来自山西的王先生有点不好意思地问:“小伙子,我对北京人生地不熟,你能帮我找找吗?”
“没问题,虽然是其他快递公司的包裹,但都是送到驿站等待用户领取的,我可以通过监控帮您查找”。
“太感谢了,除了谢谢,我都不知道说什么了。”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唐文方处理完手头的工作,一有时间便帮助王先生调取监控,一帧帧画面查找包裹线索,最晚的时候查到晚上十点多钟才下班回家。不仅如此,了解到王先生在北京没有亲戚朋友后,唐文方还主动为他找住所、介绍餐厅,关心他是否住得好、吃得惯。点点滴滴的关怀与帮助,如同春风化雨般化解了王先生内心的焦虑与不安,让他觉得始终被温暖包围着。
经过5天的细心查找,唐文方终于在监控录像中找到了关键线索。原来,那个包裹被另外一名学生误拿。得知这一情况后,唐文方立刻联系了校方相关部门,说明了情况,很快便找到了拿错的包裹,并将包裹顺利送回收件人手中。王先生知道包裹找到后,激动不已。不仅口头一再致谢,回家后还特意写了一封感谢信寄到海淀区分公司。
“唐文方在查找包裹时给我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生活方面也给予我大量的帮助,是他让我感受到了无私帮助的温暖!”信中,他用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对唐文方真挚的谢意,并称赞他展现了邮政人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良好精神风貌。
点滴服务 彰显“邮”范
2021年入职魏公村营业部,2023年来到中央民族大学邮政驿站工作,近3年时间,唐文方内勤外勤都从事过,虽然岗位变了,但是他对工作的热爱和为民服务的初心从未改变。 帮用户搬运大件包裹、节假日帮忙查找邮件、随时接听电话答疑解惑、定期清理驿站内外环境……真诚温暖的服务让唐文方收获了用户认可与信赖。递上一杯奶茶、送去一块蛋糕、放下一袋水果……不少用户用这样的方式给唐文方带去惊喜。这样的温暖互动,让他工作起来更有动力与激情,想把服务细节做得更好。
“王教授您慢点,我扶您走台阶。”
“谢谢小唐,上次我送你的书读完没?”
“还在看,还有两个章节没看完。”“好,好,下次我来寄信的时候咱俩再交流。”……
民族大学的王教授像往常一样来到驿站邮寄标准快递,唐文方一边搀扶这位90多岁的老教授上台阶,一边跟他唠家常。王教授需要定期邮寄学术作品,邮政的服务最让他信赖。他来驿站时,唐文方会加快脚步走下台阶搀扶,他离开驿站时,唐文方会送他走到最平稳的路段后才离开。
有一次,王教授有几封挂号信要邮寄,还没走到最近的邮政网点便碰到了唐文方。
“王教授,您是要去驿站吗?”
“这次不是,我准备去邮局寄几封挂号信。”
“您腿脚不便,我帮您去寄吧,正好顺路。”
“多谢啦,小唐,邮费下次我去驿站的时候给你。”
“好的,不急,不急。”
说罢,唐文方便接过王教授手里的信件,朝着最近的邮政网点走去。没过几天,唐文方便在驿站看到了王教授的身影,他一边表示感谢,一边把邮寄挂号信的钱和一本他的著作塞到唐文方手中。
“谢谢你,小唐,送给你我写的书,希望你工作之余多读书,从阅读中汲取智慧和营养。”收到书籍的唐文方十分感动,他觉得自己只是帮了一个小忙,却得到了如此温暖的回应。
“快到新年了,我准备了苹果和笔芯,来驿站寄取邮件的用户都会收到这份暖心的小礼物。”唐文方说,想用这种方式回馈用户的认可与信赖,让更多人感受到邮政服务一直在聚拢温暖、传递幸福美好。(北京邮政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