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云南省邮政工会 | 时间:2025-03-24 |
近年来,云南邮政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要求,以新员工培训为抓手,聚焦“壮大产改队伍、提升产改工人素质、深化模式创新”三大目标,探索出一条“训、考、用”一体化的新路径,为产改工作注入动能。
靶向发力,壮大产改队伍。云南邮政多个“产改”成员单位共同发力,自2020年创新开展新员工培训项目,累计培养新员工2159人,通过系统化课程体系,帮助新入职员工快速完成角色转变。培训内容涵盖企业战略、业务架构、规章制度等核心模块,并针对性开设储汇业务、基金从业资格等30余门实操课程,确保新员工从“职场新人”向“产改主力军”稳步迈进。2025年预计开展新员工培训7期,当前正在开展两期培训覆盖200人次,进一步夯实了产改人才储备,为基层一线输送了“即战力”。
精准施策,提升工人素质。培训以“实用、实效”为导向,创新构建“通用基础+技能认定+证书考核”三阶递进模式。通过储汇业务员高级认定、基金从业资格“应知应会”考试等硬性标准,推动新员工实现“持证上岗”。技能认定津贴政策与岗位聘用直接挂钩,激发了员工学习主动性,全省职业技能持证率明显提升。同时,通过“师带徒”与标准化培训双轨并行,有效破解了传统带教中操作不规范、效率低的难题,新员工岗位胜任力不断增强。
数智融合,创新驱动效能。打破传统培训壁垒,推行“线上+线下”“培训+认定+远程”一体化模式。2024年起引入远程教学平台,实现理论课程云端覆盖、实操考核实时反馈,培训周期缩短30%,资源利用率提高50%。此外,通过内训师培养计划,打造了一支200余人的专业化讲师队伍,形成“以培促学、以学促产”的良性循环,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储备智力资源。
双赢共进,书写产改新篇。四年来,新员工培训模式创新成果显著,既为企业解决了基层“上岗难”痛点,又为员工搭建了职业成长的“路”“桥”。通过追踪效果,新员工岗位操作失误率下降,业务标准化达标率提升,真正实现了企业与员工的“双向奔赴”。
未来,云南邮政将持续深化产改实践,以人才培育为支点,变“输血”为“造血”,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打牢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