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绿”致敬“橄榄绿”

——北京邮政服务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大会阅兵集训点侧记
李月明 李巍2025-09-11来源:中国邮政报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的隆重举行,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做好大会阅兵集训点邮政服务工作,是中国邮政的光荣使命和沉甸甸的责任。具体承担任务的北京邮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看北京首先要从政治上看”的要求,按照北京市委和集团公司党组工作部署,坚持首善标准,发扬讲政治、能扛活、有情怀的鲜明特质,全力以赴,精益求精,擦亮邮政品牌“金名片”,圆满完成了纪念大会阅兵集训点的通信服务保障任务,为今后邮政继续做好重大活动服务保障工作积累了经验、提供了借鉴。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盛大阅兵式上,人民军队铁流滚滚、步伐铿锵,展现出现代化劲旅的雄姿。

  北京市邮政分公司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看北京首先要从政治上看”的要求,按照北京市委和集团公司党组工作部署,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与使命感入驻阅兵集训点开展邮政服务,以“全周期保障、全场景服务、全方位支撑”服务模式,以高标准、硬作风,圆满完成了服务保障工作,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邮政为人民”的初心使命。

  “显”首善,高站位 谋划保“万万无一失”

  作为入驻阅兵集训点的地方服务保障单位,北京邮政第一时间成立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邮政通信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和10个专项工作组。按照集团公司党组对服务重大活动提出的“一流的标准、一流的水平、一流的形象、一流的作风”工作标准,北京邮政精心制定了涵盖网点建设、人员调度、寄递服务等内容的邮政通信服务保障工作方案,并严格落实指挥部要求,以“精精益求精、万万无一失”的标准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3月,北京邮政服务保障筹备工作启动。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北京邮政于阅兵集训点先后完成6处近1000平方米临时服务网点的装修布置工作,形成了“一局五站”的服务模式。回想起建设过程,参与建设和运营工作的北京市分公司市场部总经理丛树文感慨万分:“围绕‘军方满意、地方满意、官兵满意’,立足官兵需求反复打磨工作细节,更向军地双方提出可实操的建设意见,我们的工作得到了指挥部的认可,获得了更多的信任与支持,实现了从保障参与到牵头统筹的角色跨越。”

  同时,北京邮政严格遵照“政治过硬、服务一流、万无一失”标准,先后三批次遴选182名员工进驻阅兵集训点开展服务保障工作。北京市分公司党委在驻地成立临时党支部,推动党建工作与保障任务深度融合,真正实现“支部建在一线、作用发挥在一线”。

  “部队需求就是行动方向,官兵满意就是工作标准。把支部建在服务一线,是‘国家队’冲锋在最前的重要体现,更是邮政人责任上肩的行动表现。”临时党支部书记李文杰说。

  “树”首位,精心服务 擦亮品牌“金名片”

  “金名片”服务是邮政体现“首位”意识的重要抓手,更是展示“国家队”担当的核心环节。“官兵们在训练场上精准完成每一个动作,我们在服务中也要主动作为,精益求精,做到不失毫厘,仔细打磨每一个细节,不断提升‘四个服务’水平,以首善标准全力以赴推进各项任务落地,打造让官兵满意、让军方放心的邮政服务。”重大活动邮政服务保障现场总指挥、属地邮政分公司总经理崔嵩说。

  在拥军服务驿站内,邮政提供的冷饮、咖啡成为官兵们解暑降温的贴心好物,而温馨舒适的环境更成为军地双方接待来访、休息放松的优选之地;在“百年邮政史 共筑强军梦”文化墙前,一枚枚邮票串联起一段段峥嵘岁月,向官兵展现了邮政与军队深厚的血脉联系,使他们感受到邮政人与军人同呼吸、共命运的深厚情怀;在政务图书阅览区,众多政务图书与当日报刊不仅为官兵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也帮助他们在紧张训练之余放松身心;在邮品和文创品销售台前,工作人员细致耐心地讲解着每一件产品的设计理念与背后故事,将邮政文化与军旅情怀巧妙融合。

  而这一切的背后,是一个年轻而富有战斗力的团队在默默付出。“这是几款文创产品的样品,您选好后到我这里付款。”“这是您的消费回执,请收好。”“05后”营业员张涛在临时邮局柜台前介绍着邮品并熟练地操作着收付款设备,之后面带微笑递上票据。上午5个小时,这一套动作她要重复近200次。“我是整个团队中最年轻的,学的又是会计专业,所以收款又快又准,感觉不累,就是偶尔起来喝点水缓一缓。”她腼腆一笑,眼神中却透着坚定,但刚刚起身时的踉跄状态暴露了因久坐带来的疲惫。起身喝了一口水,深呼一口气,她又精神饱满地回到柜台前继续工作。虽在许多一米八的官兵面前显得很瘦小,但张涛毫不怯场,用专业的服务展现了邮政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每天上午,在宿舍区站点服务的营业员李康铭会在第一时间将最新出版的《人民日报》等党报摆放到报刊栏上,同时快速翻阅当天报纸上与阅兵相关的重要新闻。每当有官兵来服务站点阅读区休息看报时,她便主动上前介绍当天相关新闻。“作为东四邮局讲解员,我曾多次讲述过‘大开方便之门’的服务故事,以前觉得方便就是快捷高效的服务,现在更深刻地明白了,真正的方便是把服务做到用户和官兵心坎上。”李康铭激动地说。

  “李双起8公斤、周怡青5公斤、崔馨月3公斤、唐鸽3公斤、王誉霏2.5公斤……减重排行榜大家都来接龙了。”忙碌了一天,服务团队的姑娘们走在回宿舍的路上互相打趣着,谈论着体重变化,小小的“成就”在此刻冲淡了一天的疲惫。从备货区到销售区一共有29步,周怡青每天需要往返20余次,每次搬起近20公斤的包装箱为前台送货。“看着码放得比我还高的箱子由多变少,心里就特别有成就感。”她一边说着,一边轻轻揉着贴着膏药的手腕。一米七五的身高对于女生来说并不常见,而在这个团队里,周怡青也用行动证明了身高的“优势”。

  在这场举世瞩目的阅兵中,邮政人以坚守和奉献默默书写荣光。在基地开展的服务保障单位评比中,北京邮政多次排名军地服务保障单位第一。不少官兵表示,北京邮政的服务细致周到、便捷高效,成为官兵们信赖的“绿色纽带”,充分体现了军民的深厚情谊。

  “铸”首责,凝心聚力 履行国企担当

  在5个多月的阅兵集训点服务保障中,作为地方服务保障投入人员最多、保障点位最多、服务时间最长的单位,北京邮政以“内部协同一盘棋、外部联动无缝隙、上下联动扎到底”的联动保障机制,畅通了服务保障的“最初一公里”。

  “一次受阅,终生光荣。”为了使广大参阅官兵能够珍藏这段难忘的回忆,北京邮政建立“联检联审、直发到地”的供货机制,确保纪念邮品能够准时安全供应。其间,共为官兵们提供300余款邮品及文创产品,满足了他们的多样化需求。不少官兵表示,邮品不仅具有收藏价值,更承载了心中那份难以割舍的阅兵情结,是带回所属部队给战友们最好的礼物。

  为方便官兵购买邮品及纪念品,北京邮政开通邮品选购线上服务,确保官兵们在紧张训练之余,能轻松选购邮品并直邮到家。“从8月20日开始,我们在10天内走访了驻地全部单位,逐一宣传并开通电话客服,随时解决官兵们在选购中遇到的问题。”负责团购业务的唐鸽介绍道。在她和团队成员的连续奋战下,邮政走访实现了全覆盖,真正做到了服务好官兵“最初一公里”。

  而在投递和收寄环节,北京邮政根据有关部门要求,严格执行“五专”模式,所有的邮运车辆安装监控摄像和消杀设备,进出口邮件实行100%安检,选拔经验丰富的驾押人员,对进入驻地的车辆采取直封进场,实现邮件全程安全可视、可控。

  进入9月,阅兵集训点迎来了收寄高峰,日处理邮件量一度突破6500件。针对寄递高峰期官兵们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属地分公司调动所属10家邮政支局的百余名工作人员参与服务,并协调设置伸缩帐篷,在临时邮局外开展收寄服务。“调动所有可以支援的人力、车辆,聚全局之力,保障所有邮件当日收寄、当日出口、零积压。”临时邮局局长唐彪坚定地说。重大活动结束后的集训点,邮政车往来穿梭,“邮政绿”用特有的方式致敬成功受阅的“橄榄绿”。

  铭记历史,面向未来。纪念大会已经落下帷幕,但雄壮的国歌依旧回荡在耳边,鲜艳的红旗依旧飘扬在眼前。北京邮政将以此次服务保障为新的起点,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胸怀“国之大者”,始终坚持用首善标准服务国家大事要事和广大社会民众,用行动诠释初心,以实干践行使命,充分彰显中国邮政作为行业“国家队”的服务品质和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