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后,再见东极之“光”
中国邮政报采访组 李伟 吴玉兰 许雨舟 李沛东 肖婉君 张丹丹 李鑫 2025-09-15 

东经133°40′08″至135°5′20″

北纬47°25′30″至48°27′40″

你知道这个地理坐标是哪里吗?

是的

这里是祖国东极

黑龙江省抚远市

凌晨

当大多数地方还在沉睡

中国的第一缕阳光

正从这里升起

照亮祖国的万里山河

“再走边疆邮路”第二站

黑龙江的采访在抚远拉开序幕

请和采访组一起走进这座边陲小城

迎接光

用脚步去丈量祖国的边界

见证“光”

探寻北国边地邮政的故事

……

  创新,照亮文旅品牌

  从抚远市邮政分公司出发,采访组的车沿着边境公路一路向东,驶向黑瞎子岛。这里与俄罗斯远东最大城市哈巴罗夫斯克隔江相望,是我国的东北部极角。岛上有一处很火的网红打卡点——东极主题邮局。

  身高3.2米的吉祥物小熊“东吉吉”身挎绿邮包快乐招手,憨态可掬;业务受理、产品展示、书写打印、自助体验、政务图书销售等特色服务丰富贴心,各种产品琳琅满目。在边境地区看到这样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的主题邮局,采访组惊喜不已。

  “我们有30种纪念戳、100余种封片卡产品、200多种邮政文创商品,其中以紫气东来、东极宝塔、黑熊、地标风景为元素设计的纪念戳、明信片,最受游客喜爱。”主题邮局负责人韩东亚告诉采访组,邮局2023年10月开业后,很快就成为来岛游客必到的打卡点。旅游高峰时日均客流量能达到近5000人。

  “经常在短视频中看到这家主题邮局。这里的产品很有纪念意义,让我更加了解了抚远的深厚文化。”来自江苏的游客张女士表示。

  从刚刚接触邮政产品的小朋友,到慕名而来选购特色纪念品的大学生,再到对饱含地域风情的各种纪念戳爱不释手的老邮迷,采访期间,来主题邮局的游客络绎不绝,大家亲身感受着来自祖国最东端的独特浪漫。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实施,抚远加快了由旅游资源大县向旅游经济强县迈进的步伐。东极主题邮局的设立,将邮政服务与地方文旅特色深度融合,不仅提升了邮政品牌形象,还成功打造出展示地域文化的“新窗口”。

  用心,点亮美好生活

  抚远成为许多游客心驰神往的旅游目的地,当地民众的日子也是越过越好。

  黑瞎子岛镇南岗村,被誉为“东方第一村”,是距离抚远东极广场最近的村庄,昔日村民靠打渔为生,一年到头挣不了多少钱。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村民们发现,来东极广场看日出的游客越来越多。于是,一家家的民宿相继开了起来,提供吃、住、玩“一条龙”服务。而这,也让村民们与邮政走得更近了。

  “村里近40户人家,16家都开起了民宿。我们开业和日常经营中用到的不少物资,都是从网上购买,由邮政给送来。”民宿经营者王延杰告诉采访组,有一次她来了39件包裹,抚远市邮政分公司投递员彭杰全给她送到了家。

  在乌苏镇抓吉赫哲新村,村民谢海英借着旅游热的东风做起了小生意。说起彭杰的服务,她一个劲地夸赞:“服务态度好,人也热情。”

  乌苏镇抓吉赫哲族村党支部书记李少东对邮政服务更是充分认可:“邮政始终为我们村民提供优质的服务,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评。”

  能够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让已从事投递工作20年的彭杰很欣慰。他感慨道:“能够通过我的服务,帮助大家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我感到很开心。”

  坚守,擦亮为民初心

  说起彭杰,有一件事不得不提。

  2015年,本报“边疆邮路行”采访组来到抚远采访,认识了一位坚守了26年的投递员——抓吉邮政支局投递员杨军。

  2019年,杨军工作岗位变动,正是彭杰接过了他的投递工作,在这里接续奋斗。


 

  行进在抚远这座边陲小城,采访组认识了许多像彭杰一样坚守奉献的邮政人:有12年工作在祖国最东邮政支局的女营业员,有15年奋斗在转运一线的转运员,还有33年奔波在漫漫乡邮路上的投递员……他们向采访组感慨邮政今昔的巨大变迁,讲述自己立足岗位、拼搏奋进的故事,一幕一幕让人难忘。

  对东方、对太阳,中国人总是有着独特的情感。来到抚远这个“华夏东极”“日出之城”“东方第一城”,采访组决定登上这里的最高点——东极阁,期待着邂逅祖国的第一缕阳光。

  当东方逐渐亮起,当朝霞将云层晕染成金,光芒洒在黑龙江的江面上,只见眼前绿色绵绵,江水九转,天际苍茫。那一刻,我们分明意识到,自己不仅在迎接光,更在见证“光”——奋斗在这块土地上的邮政人,正用责任与担当不断提升着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照亮了边城更加美好的明天。